搜索
首页 《忆越州》 鉴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

鉴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

意思:鉴湖水清澈秦望高,涵空逗碧供吟毫。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忆越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鉴湖的清澈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鉴湖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鉴湖清澈秦望高”,诗人以高耸的秦望山为背景,描绘了鉴湖的清澈。这里的“秦望高”并非实指山高,而是借此形容鉴湖的清澈,给人一种高远清新的感觉。 “涵虚逗碧供吟毫”一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鉴湖的美景化作诗人的吟咏之物,表达了他对鉴湖的热爱。这里的“涵虚”和“逗碧”都是形容湖水的美,而“供吟毫”则表达了诗人欲以笔墨描绘鉴湖美景的愿望。 “当日醉眼倚空阔”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在鉴湖边醉眼朦胧的景象,表达了他对鉴湖美景的陶醉。这里的“醉眼”和“空阔”都是形容鉴湖的广阔,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 “三江七泽才容舠”一句,诗人以自己小船在三江七泽中游弋的画面收尾,表达了他对鉴湖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三江七泽”是形容鉴湖的水域广阔,“才容舠”则表达了诗人对鉴湖美景的惊叹和敬畏。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鉴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鉴湖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鉴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
当日醉眼倚空阔,三江七泽才容舠。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鉴湖

    读音:jiàn hú

    繁体字:鑒湖

    英语:Jianhu Lake

    详细释义:镜湖的别名。见『镜湖』条。

    造句:

  • 清澈

    读音:qīng chè

    繁体字:清澈

    短语:澄 洌 潇 清澈 纯净 清

    英语:fair

    意思:
     1.犹明察。
      ▶《楚辞•九章•惜往日》:“君含怒而

  • 秦望

    读音:qín wàng

    繁体字:秦望

    意思:山名。
      ▶秦望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南海,故名。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兴福•昙翼》:“﹝昙翼﹞履访山水,至秦望西北,见五岫骈

  • 吟毫

    读音:yín háo

    繁体字:吟毫

    意思:写诗的笔。
      ▶元·宋无《垂虹亭秋日遣兴》诗:“吟毫醉蘸吴江水,写与骑鲸李谪仙。”

    解释:1.写诗的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