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渭上题三首》 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意思: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对也依依。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渭上题三首》

全文赏析

这两首诗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 第一首诗中,“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描绘了吕公荣达辞官归隐,像姜子牙一样在烟波中垂钓的场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桥上一通名利迹,至今江鸟背人飞。”名利就像桥上的痕迹一样,已经随风而去,而江中的鸟却依旧背离名利,继续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轻桡便是东归路,不肯忘机作钓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执着追求,即使在世事纷扰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忘记自己的本心,去做一个淡泊名利的渔翁。 第二首诗中,“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渔舟更不归。”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已经放下名利、归隐山林的人的羡慕和对于自己未能早日归隐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常见的,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
桥上一通名利迹,至今江鸟背人飞。
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
轻桡便是东归路,不肯忘机作钓船。
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渔舟更不归。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相向

    读音:xiāng xiàng

    繁体字:相曏

    英语:in opposite directions

    意思:(参见相嚮)
    亦作“相嚮”。
     相对;面对面。
      ▶《孟子•滕文公上》:“昔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时相

    引用解释

    当朝宰相。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上顾问:‘此人合众论否?’时相对曰:‘ 易 ( 李易 )乃 扬州 州学学正,必合众论。’”《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后来 东坡 为吟诗触犯了时相,连遭謫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书成上之,忤时相意,詔下府狱。”

    读音:shí

  • 依依

    读音:yī yī

    繁体字:依依

    短语:招展 回荡 高扬 飞扬 飘 袅袅 飘荡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扬 飘洒 飞舞

    英语:reluctant to leave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