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王氏琴清堂》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意思:客人来洗我筝笛罢了,清任圜琅琅散百忧。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题王氏琴清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孤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孤桐缺月,风露凄冷,蟋蟀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桐叶上的文字仿佛在拂床中翻飞,表达了孤桐的坚韧不屈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随后,诗人通过客人的到来,洗去了自己的筝笛耳聋,表达了对清圆之声的向往和追求。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南窗无弦的鼓声愈发淡薄,但焦尾之桐却弃之不用,进一步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赞美江左诸王孙子辈的琴清之堂遗风,以及文王宣父次第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文化的敬仰和传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收拾书囊杂钓具,伴君携琴隐林丘的决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孤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桐缺月风露秋,夜虫催织寒飕飕。
拂床文字翻叶叶,古心埋没从何求。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南窗无弦鼓愈淡,焦尾有桐弃不收。
卓哉奇士千载去,已矣奇弄万古休。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飞泉爽籁十二操,铿锵浮玉鸣天球。
文王宣父次第作,此身还见大雅不。
收拾书囊杂钓具,伴君携琴隐林丘。
作诗一为写奇趣,此生此兴长悠悠。

关键词解释

  • 百忧

    读音:bǎi yōu

    繁体字:百憂

    意思:(百忧,百忧)
    种种忧虑。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刘琨《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