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安眠欲何用,傍徨终夜月华明。
意思:饱吃安眠想怎么用,彷徨一夜月光明亮。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春日自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风吹尽一川冰,野色山光弄晚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它以春天的风和冰川消融为背景,通过描绘野色山光和晚晴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接下来,诗人又以节物荣枯和人生寒暑为引子,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首联“节物荣枯能几许,人生寒暑正堪惊”,诗人以自然界的节物荣枯为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紧接着,他以“人生寒暑正堪惊”这一警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常的主题。
颔联“百围松桧秋毫壮,千丈罗纨尽寸成”,诗人用松树和丝绸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形态。松树从微小的树苗长到百围之大,而丝绸从一寸的原材料变成千丈之长,这些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积累和努力的结果。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方式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最后,“饱食安眠欲何用,傍徨终夜月华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人们常常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却忽视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孤独和迷茫,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不要虚度光阴。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