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山》 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

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

意思:丝管暮年陶写尽,感谢您什么时候又回到东方。

出自作者[明]陶望龄的《东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梢藤蔓冷僧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它以竹梢藤蔓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寺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竹梢藤蔓冷僧扉,门外苍松忽减围”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竹梢藤蔓环绕,冷清的僧房门外是苍翠的松树。这一联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宁静。 颔联“鏚药更谁悲远志,摘花犹得访蔷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远志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植物,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蔷薇则代表着美丽和热情。在这里,诗人用远志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仍然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落潮渔艇晚初阁,上浦风帆健欲飞”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退去,渔船停泊的景象,以及上浦的风帆疾飞如飞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和生活的动态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丝管是音乐的代称,意味着诗人在暮年时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而谢公则是指谢灵运,他是一位善于自然景色和音乐陶冶情操的诗人。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像谢灵运一样,在晚年时能够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享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梢藤蔓冷僧扉,门外苍松忽减围。
鏚药更谁悲远志,摘花犹得访蔷薇。
落潮渔艇晚初阁,上浦风帆健欲飞。
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

关键词解释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丝管

    读音:sī guǎn

    繁体字:絲管

    意思:(丝管,丝管)
    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入则歌姬舞女,击竹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
      ▶唐·杜甫《赠

  • 陶写

    读音:táo xiě

    繁体字:陶寫

    意思:(陶写,陶写)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

  • 公何

    读音:gōng hé

    繁体字:公何

    意思:复姓。
      ▶春秋时鲁国有公何藐。见《左传•定公五年》。

    解释: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何藐。见《左传.定公五年》。

    <
  • 东归

    读音:dōng guī

    繁体字:東歸

    意思:(东归,东归)
    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唐·郑谷《送京参翁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