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意思:名字于是身仍然退,人间五福并。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英雄人物在边疆战场建立功勋后又功成身退的诗歌,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首联“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用儒衣和庙略两个词,描绘了这位英雄人物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军事才能。他在边疆绝地,运筹帷幄,指挥奇兵,抗击敌人。 颔联“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通过缓带、羌尘、灵旗、海雾等意象,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人物的威严形象。他的指挥若定,使得战场上的纷扰尘埃安静下来,灵动的战旗在海雾中显得更加清晰。 颈联“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通过公心、明主、阴德等词,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忠诚和仁爱之心。他的公正之心得到了明主的认可,他的阴德广被,庇护着众生。 尾联“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通过名遂、身退、五福等词,表达了英雄人物功成身退的高尚品质。他在名扬天下之后,仍然选择退隐,享受人间的五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英雄人物的功成身退,传达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五福

    读音:wǔ fú

    繁体字:五福

    意思:
     1.五种幸福。
      ▶《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退人

    读音:tuì rén

    繁体字:退人

    意思:谓黜退人。
      ▶《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宋·王禹偁《让西京留守第二表》:“伏望陛下存退人之大礼,割念旧之小慈,赐以安车,期于就木。”

  • 福并

    读音:fú bìng

    繁体字:福並

    意思:一种象徵福德的瑞草名。
      ▶《太平御览》卷八七三引《孙氏瑞应图》:“福并,瑞草,王者有德则福并生。”

    解释:1.一种象征福德的瑞草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