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青溪路。

青溪路。

意思:青溪路。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词是怀旧之作,写词人故地重游,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但是物是人非,不禁让人伤感。上片描写当年嬉游之地。“记当日”两句,点明“青溪路”是词人当年与恋人嬉游之处,而今旧地重游,却已人事全非,不禁令人悲慨。“覆舟山畔”二句,写覆舟山旁的仕女游人如织,山光水色与佳人相映成趣,当年词人与恋人也是其中游赏的一员。但是如今却只有词人孤身一人,心中的失落和惆怅可想而知。下片抒发感慨。“闻说近日”三句,暗用南朝陈后主亡国的故事,抒发兴亡之感。“绿水青山”二句,写山水依旧,但是却已经物是人非,增加了几行秋戍,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三更后”三句,写深夜皓月当空,精灵含泪诉说,想念当年的恋人,而今怕说擒虎,令人不忍卒读。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故地重游的伤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溪路。
记当日、年少嬉游处。
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头士女。
水花风片,有十万珠帘夹烟浦。
泊画船、柳下楼前,衣香暗落如雨。
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
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
三更后、盈盈皓月,见无数精灵含泪语。
想胭脂井底娇魂,至今怕说擒虎。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青溪

    读音:qīng xī

    繁体字:青溪

    意思:(参见青谿)
    亦作“青谿”。
     
     1.碧绿的溪水。
      ▶唐·杜甫《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卢鸿一《嵩山十志•樾馆》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