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新河杂咏二首》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

意思:黎明拾翠离开,傍晚踏歌回。

出自作者[明]吴国伦的《上新河杂咏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是一首描绘江上生活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上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江上生活的热爱和对江上居民的赞美。 首句“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中,“前朝事”可能指一些久远的历史事件或故事,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过于关注这些,而是应该着眼于眼前的江上生活。这句诗引导读者把注意力转移到江上的景色和日常活动上,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这两句诗描绘了江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清晨去江边欣赏美景(“拾翠”可能是指欣赏江边的美丽景色),傍晚则伴随着歌声回家。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示了江上居民的充实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繁复的描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它也通过描绘江上居民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充实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对江上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充实生活的赞美。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引导读者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
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

关键词解释

  • 平明

    读音:píng míng

    繁体字:平明

    英语:dawn; daybreak

    意思: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李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踏歌

    解释

    踏歌 tàgē

    [Ta-g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once] 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征是集体性,参加者围成圆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牵手或搭肩,上身动作不多,主要是脚下的舞步变化,边歌边舞

    <

  • 拾翠

    读音:shí cuì

    繁体字:拾翠

    意思: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採明珠,或拾翠羽。”
      ▶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唐·吴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