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江水碧,百丈见游鱼。
意思:桐庐江水碧绿,百丈见到游动的鱼。
出自作者[宋]张伯玉的《宿桐庐县江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桐庐江水碧,百丈见游鱼》以桐庐江为背景,通过对江水清澈、游鱼活泼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宁静的江景图。
首联“桐庐江水碧,百丈见游鱼”,诗人以桐庐江水的碧绿为背景,刻画了江水的清澈。同时,诗中也描绘了百丈深的水中游鱼,生动活泼,表现出江水的清净和生机。这一联以景入情,寓情于景,将桐庐江的美丽和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元是新安水,流从下濑初”,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桐庐江的源流。新安江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桐庐江,如同新生的力量注入其中。而“流从下濑初”则描绘了江水的湍急和勇往直前的气势。这一联既描绘了江水的源头和流向,也表现了江水的力量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颈联“清风寒到底,明月静涵虚”,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清冷而深远的江风和宁静的明月。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江风的清爽和深远,也表现了明月的皎洁和宁静。这种宁静与深远与前两句的生动活泼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尾联“尘土谁难濯,人心自不知”,诗人以尘土难以清洗比喻现实世界的污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人心中的污浊和虚伪难以被外界所察觉,表现出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桐庐江为背景,通过对江水清澈、游鱼活泼、清冷明月、尘土污浊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人心复杂多变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