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风入松·一春不是不寻春》 一春不是不寻春。

一春不是不寻春。

意思:一个春天不是不寻春。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风入松·一春不是不寻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暮春时节的心情和感怀,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和惆怅。 首句“一春不是不寻春,终是不忺人。”表达了一种寻春而不得的无奈和落寞,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好怀渐向中年减,对歌钟、浑没心情。”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歌舞娱乐等事物逐渐失去了兴趣,心情愈发沉重。 下阕的“短帽怕黏飞絮,轻衫压扑游尘。”描绘了春天里飞絮飘扬、尘土飞扬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年华老去的惧怕和无奈。而“暖香十里软莺声,小舫绿杨阴。”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其中的“小舫绿杨阴”也暗示了作者身处的环境和心境的阴郁。 最后的“梦随蝴蝶飘零後,尚依依、花月关心。”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惆怅。而“惆怅一株梨雪,明年甚处清明。”则通过描写一株梨花来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天景象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惆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春不是不寻春。
终是不忺人。
好怀渐向中年减,对歌钟、浑没心情。
短帽怕黏飞絮,轻衫压扑游尘。
暖香十里软莺声。
小舫绿杨阴。
梦随蝴蝶飘零後,尚依依、花月关心。
惆怅一株梨雪,明年甚处清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