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伊阙王大夫歌》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於太古之时。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於太古之时。

意思:粮食堆在露天牛羊遍野啊,百里独自与远古的时候。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伊阙王大夫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道消逝、世道衰落的感叹,对群雄逐鹿、异端竞进的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一位君子独立于世、高举远追、拨云见日的赞美。诗中还描绘了社会风俗醇厚、百姓和睦游嬉的太古之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田园、与民同乐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古道的追忆和对太古之时的向往,也传达了一种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和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于嗟古之道邈即远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异端竞进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难知。
君独耻从众人之后兮,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拨去虹蜺汛扫氛浊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授邑於雒之南兮,始即学今得而施。
归风俗於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
消奸化桀折牙杜蘖兮,寂不知其所之。
何者为令这德兮,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於太古之时。
予愿解冠弃佩兮,受一廛於伊之野。
蓑身笠首兮,同邑民以熙熙。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太古

    读音:tài gǔ

    繁体字:太古

    短语:邃 古代 古 先

    英语:immemorial

    意思:远古,上古。
      ▶《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故不抇也。”
     

  • 菽粟

    读音:shū sù

    繁体字:菽粟

    英语:beans and grain

    意思: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夫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 露积

    读音:lù jī

    繁体字:露積

    意思:(露积,露积)
    露天堆积。
      ▶《诗•小雅•楚茨》“我庾维亿”毛传:“露积日庾。”
      ▶孔颖达疏:“露积言露地积聚之。”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