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

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

意思:轩辕与伏羲大,孔子、孟子垂曾颜。

出自作者[宋]王奕的《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泰山和儒家文化的诗篇。 首先,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泰山之高峻极,犹如天地之中心,而邹鲁之地,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圣贤们关照学问的地方。环绕泰山的区域长达二千里,而泰山在其中卓然独立,地位非凡。 接着,诗中又赞美了泰山的文化内涵:“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曾闲。”这里用“五文”象征儒家五经,与泗水相结合,象征着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而泰山如同一座无与争锋的山峰,周围八荒之广,无山能与之争胜。泰山的清新之气和温润之气日夜运转,从未停歇。 然后,诗中又通过描绘泰山的地势和景色,进一步赞美了泰山的壮丽:“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尼山和峄阜相连,山势雄伟,景色如翠羽般秀美。这里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 最后,诗中又提到了许多儒家名士在泰山附近的事迹,进一步赞美了泰山的文化底蕴:“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这里提到了轩辕、羲昊、孔丘、孟轲等儒家名士的事迹,进一步彰显了泰山的文化底蕴和儒家文化的深厚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泰山和儒家文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引用儒家名士的事迹,彰显了泰山的文化底蕴和儒家文化的深厚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
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
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曾闲。
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
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
正气尽此出,高哉其可攀。

关键词解释

  • 轩辕

    读音:xuān yuán

    繁体字:軒轅

    英语:Xuanyuan

    意思:(轩辕,轩辕)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曾战胜炎帝于坂泉,战胜蚩尤于

  • 孔孟

    读音:kǒng mèng

    繁体字:孔孟

    英语:Confucius and Mencius

    意思: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晋·张协《洛禊赋》:“于是搢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

  • 曾颜

    读音:zēng yán

    繁体字:曾顏

    意思:(曾颜,曾颜)
    曾参和颜回的并称。皆孔子弟子,以德行着称。
      ▶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行比曾·颜,才兼文史。”

    解释:1.曾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