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同何济川迎吏示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意思:在废墟草木疏,一千骑兵从双旌。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奉同何济川迎吏示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酷暑、期待清风与好友的诗。首先,诗人用稚金、老火、暑势骄盈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夏天的炎热,使人如临其境,感受到那炙热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久倦游历,得郡为亲,但归期未定,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奈。然后,诗人用埃沙、蓬藋等意象描绘了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孤坐心烦的情绪。 在此基础上,诗人期待着惊飙的到来,扫荡天地,带来清凉。同时,他也憧憬着离群之后,与朋友相聚,共叙友情。最后,诗人在官舍中感到虚凉,愧无肴酒迎接好友,表达了内心的歉意和落寞。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酷暑中的烦闷和对清风、好友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使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稚金避老火,暑势万骄盈。
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
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
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
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
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
何时惊飚来,扫荡天地清。
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飘摇若神仙,皁苔西南征。
离群讵几时,岂不怀友生。
有意肯相过,不妨巾屦并。
官舍稍虚凉,愧无肴酒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千骑

    读音:qiān jì

    繁体字:千騎

    意思:(千骑,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梁简文帝《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骊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王安石《西帅》诗:“

  • 郊墟

    读音:jiāo xū

    繁体字:郊墟

    意思:郊外;村野荒丘之间。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明·高明《琵琶记•风木余恨》:“伤心满目故人疏,看郊墟,尽荒芜。”
      ▶清·

  • 骑从

    读音:qí cóng

    繁体字:騎從

    意思:(骑从,骑从)
    I
    骑马跟从。
       ▶《史记•项羽本纪》:“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晋书•王导传》:“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

  • 双旌

    读音:shuāng jīng

    繁体字:雙旌

    意思:(双旌,双旌)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