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浣溪沙》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意思:新笋已成堂下竹,花落都上燕巢泥,忍心让树林杜鹃啼。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浣溪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风致深婉的怀乡词。上片写空间之广大,以表现乡愁之深广,下片以眼前物色的变化来表现词人的迟暮和滞留之感。全词由天而地,由远而近,缘景入情 ,把游子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开篇“楼上”句,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一个“垂”字能在人们心头唤起一种自高而下的辐射状的空间之感来 。“楼前”句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富于形象美,含蓄蕴藉地表达出黯然别恨和悠悠乡思 。“劝君”句是自言自语的独白。此句一反“远望可以当归”之意。言作者正是由于怕触动这无法排遣的乡心,才不敢凭高眺远 。这是翻进一层的手法,却吞去后半不予点破,可谓深沉委婉。
下片三句写阑珊春事引起的乡思 。一 、二句对起,写新笋已长成绿竹,春花却落为燕泥。此二句以花木消长,时序推移,这对比鲜明的景物触发词人的羁怀旅思 、暮感悲心。“忍听”句语出李中“忍听黄昏杜宇啼(《 钟陵禁烟寄从弟》),而运典自然,一如己出 。“林表”,即林梢 。杜鹃啼声哀苦,如唤“不如归去 ”,故亦称催归鸟。词人的一片归心,于结句点出,然亦点到即止 ,不作过分渲染,而寄兴深微,自成妙诣。
此词的结构颇具匠心 :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缘景入情 ;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 ,发抒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

----------------------------------------------------------

上阕首句“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语,实则化用了韩倔《有忆》“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归》“夕阳楼处落花飞,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词人看到了渺远而开阔的景物,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劝君莫上最高梯”说出了自己思乡的心绪,因为登得愈高,思乡的离愁别恨也就愈加强烈,这里表现了词人怕触动无法排遣的乡情,才不敢凭高眺远,但词人却不予点破,可以说是含而不露,深沉蕴藉。
下阕首句“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词人通过写新笋成竹、落花燕巢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思念之情。结合上阕内容,词人把视角从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燕巢,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丰富了词的层次感,也在广阔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维度,使词的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末句是景中情语,而其情过于深切,“忍听林表杜鹃啼”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盼望回归故里的迫切之情。
这首写思乡之情的小令从一开始就将愁情包含在了词句之中,全词更显愁思萦绕、不绝如缕,点明所愁的正是乡情,而用典自然,如从己出,也是这首词的重要艺术特色。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燕巢

    读音:yàn cháo

    繁体字:燕巢

    意思:
     1.燕子的窝。
      ▶晋·干宝《搜神记》卷六:“魏·黄初元年,未央宫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
      ▶唐·雍陶《秋居病中》诗:“荒檐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 成堂

    读音:chéng táng

    繁体字:成堂

    意思:涂饰殿堂的墻壁。
      ▶《楚辞•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闻一多疏证:“案,成犹饰也。垩饰室壁亦谓之成。”

  • 杜鹃

    读音:dù juān

    繁体字:杜鵑

    英语:cuckoo

    意思:(杜鹃,杜鹃)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 堂下

    读音:táng xià

    繁体字:堂下

    意思:
     1.宫殿、厅堂阶下。
      ▶《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

  • 竹落

    读音:zhú luò

    繁体字:竹落

    意思:亦称“竹络”。
     竹笼。
      ▶《汉书•沟洫志》:“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隄……河隄使者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
      ▶《元史•河

  • 林表

    引用解释

    1.林梢,林外。《文选·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云端 楚 山见,林表 吴 岫微。” 李善 注:“表,犹外也。”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之三:“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郑刺史祠》:“遥见山麓屋宇,隐隐出林表,策马赴之。”

    2. 汉 宫中女官名。《汉书·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