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音大士赞》 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意思:水月洞都捐,如何观看。

出自作者[宋]释原妙的《观音大士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大海和磐石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修行者的视角,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念和修行方法。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诗人首先描绘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和磐石的坚硬稳固,以此比喻修行者的心境。这里的“真观净观”是一种佛教修行方法,即通过观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达到内心的清净。诗人通过描绘大海和磐石,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境界,去思考人生的真谛。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被古人称为“水月”,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一切现象和虚幻的表象。水月俱捐,即一切都是虚妄的,没有永恒的存在。如何瞻仰,即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要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咄,切忌妄想。” “咄”是感叹词,表示惊讶或感叹。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提醒读者要警惕妄想和执着,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内心清净的哲学观念和修行方法。它鼓励人们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内心的妄想和执着。这种修行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
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咄,切忌妄想。

关键词解释

  • 水月

    引用解释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 瞻仰

    读音:zhān yǎng

    繁体字:瞻仰

    英语:(v) revere; admire

    意思:亦作“瞻卬”。
     
     1.仰望。
      ▶《诗•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