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二百零五首》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个是丛林饱参底。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个是丛林饱参底。

意思:风调雨顺,雨不破土块,一个是丛林饱参底。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劳作的景象,但实际上,它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地藏栽田做活计,南泉鎌子能收刈。”这两句诗以地藏和南泉的农耕活动为引子,展现了生活的辛劳和付出。地藏菩萨在佛教中以其广大的慈悲和愿力著称,这里象征深深的耕耘和播种;南泉则是代表收获的智者,以镰刀收割成熟的庄稼。 “日用平怀稳便休,自然颗糁无遗弃。”这两句诗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珍惜每一粒粮食,不会有任何浪费。 “无遗弃,不容易。你也莫亏我,我也不亏你。”这四句揭示了生活中的公平和互惠原则,即不应该有任何一方亏损,体现了和谐、平衡的人生观。 “两家宾主平,四棱齐塌地。”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和谐、平等的理念,宾主两家平等相待,四边界限分明,意指人心应如大地般广阔平坦,无高低偏颇之心。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个是丛林饱参底。”这三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生活的顺境和逆境,风不调雨不顺,但丛林依旧茂盛,象征着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内心都应保持饱满和坚韧。 “牧来纯熟水牯牛,检点将来堕随类。”最后的两句以放牧成熟的牛为喻,强调了经过生活的历练和磨砺,最终能够达到纯熟和自在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田园景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辛劳、付出、公平、和谐和成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藏栽田做活计,南泉鎌子能收刈。
日用平怀稳便休,自然颗糁无遗弃。
无遗弃,不容易。
你也莫亏我,我也不亏你。
两家宾主平,四棱齐塌地。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个是丛林饱参底。
牧来纯熟水牯牛,检点将来堕随类。

关键词解释

  • 风不鸣条

    引用解释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古人认为是贤者在位,天下大治时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象。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 周公 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因以“风不鸣条”比喻社会安

  • 丛林

    读音:cóng lín

    繁体字:叢林

    短语:树林 原始林 山林 树丛 林

    英语:jungle

    意思:(丛林,丛林)

     1.茂密的树林。
      ▶汉

  • 鸣条

    读音:míng tiáo

    繁体字:鳴條

    意思:(鸣条,鸣条)

     1.风吹树枝发声。
      ▶《古文苑》卷十一引汉·董仲舒《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晋·成公绥《啸赋》:“

  • 破块

    读音:pò kuài

    繁体字:破塊

    意思:(破块,破块)

     1.谓暴雨毁坏农田。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无丘陵高下皆熟。”
      ▶《醒世姻

  • 个是

    读音:gè shì

    繁体字:個是

    造句:

  • 饱参

    读音:bǎo cān

    繁体字:飽參

    英语:full reference

    意思:(饱参,饱参)
    谓充分领略事理。
      ▶宋·晓莹《罗湖野录》卷四:“明州·和庵主,从南岳·辨禅师游,丛林以为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