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意思:齐云楼上的事,以上十个三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旧日苏州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夏至筵的热闹场景,以及苏州的水乡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联“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诗人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常常熟悉夏至筵的热闹场景。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颔联“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描述了夏至筵上的美食,粽香浓郁,竹筒嫩竹,以及子鹅烤得脆嫩可口。这些美食展现了苏州生活的富饶和美好。 颈联“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描绘了苏州水乡特有的台榭建筑和吴地的音乐文化。每家都有美酒,人们无处不过船,这体现了苏州生活的悠闲和富庶。 尾联“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诗人感叹自己和朋友们都已经老去,而东边还是像过去那样美丽,但已物是人非。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联“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描述了诗人离开苏州后,对过去在苏州生活的回忆和感慨。洛阳的麦秋月,江南的梅雨天,都让诗人想起在苏州的往事,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苏州水乡的美丽和富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齐云

    读音:qí yún

    繁体字:齊雲

    意思:(齐云,齐云)

     1.楼名。
      ▶宋·王禹偁《黄州重建小竹楼记》:“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参见“齐

  • 楼上

    读音:lóu shàng

    繁体字:樓上

    短语:海上

    英语:upstairs

    造句:

    例句:他在楼上睡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