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意思:天末数峰仍然在眼,微阳躲在暮云西。
出自作者[明]蓝仁的《述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年无思独栖,月旦何劳更品题》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辨和淡泊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晚年独自栖息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不屑一顾的超然态度。
首联“衰年无思独栖,月旦何劳更品题”,诗人以“衰年”开篇,表达了晚年独自栖息的孤独和无奈,但“无思”二字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和宁静。而“月旦”在此处并非实指天上的月亮和早晨的太阳,而是借指人们对诗人的品评和评价,诗人却认为这种评价是多余的,无需他人品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虚伪和浮华的不屑,以及对自我内心的真实和淡泊的追求。
颔联“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诗人以“冥飞”自喻,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在诗人看来,自古以来,鸟儿都知道避开猎人的弓箭,而人却常常为世事所困,如同被风吹散的齑粉一样无奈。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嘲笑,也透露出诗人对自我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颈联“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诗人通过描绘“阶前野鹤鸡同食”和“谷底芳兰棘自迷”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事的不屑和无奈。在诗人看来,野鹤和鸡同处一地,芳兰和棘树各自迷途,这正是世事的混乱和无序。而诗人自己,也如同这些生物一样,不受世俗的束缚,独自栖息在自己的世界里。
尾联“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诗人以“天末数峰”和“微阳隐映暮云西”的景象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珍视。即使在晚年,诗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丽,这正是生命的奇迹和宝贵之处。同时,“微阳隐映暮云西”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夕阳西下,万物归寂,只有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真实和淡泊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无奈和嘲笑。诗人的思想深邃而独特,情感淡泊而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 隐映新妆。-- 出自《六州歌头·东风著意》作者:[宋]韩元吉
- 隐映素波深。-- 出自《诉衷情·初开江月透双林》作者:[元]侯善渊
- 波光隐映月华明。-- 出自《鹧鸪天·依约滩声杂橹声》作者:[宋]郭应祥
- 碧云隐映红霞。-- 出自《清平乐·美人娇小》作者:[宋]李从周
- 苍松隐映竹交加。-- 出自《朝中措 题阙》作者:[元]白朴
- 隐映隔林丘。-- 出自《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作者:[唐]王维
- 跨虹桥、隐映垂杨。-- 出自《夜合花·三岛烟霞》作者:[宋]史浩
- 空外灵光隐映。-- 出自《西江月 四物》作者:[元]王哲
- 统微阳。-- 出自《齐雩祭歌 黑帝 三》作者:[南北朝]谢朓
- 微阳动细蕊。-- 出自《法曲入破第三/法曲》作者:[宋]曹勋
- 微阳欲动细泉。-- 出自《周祀五帝歌 黑帝云门舞》作者:[南北朝]庾信
- )更积微阳一线功。-- 出自《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作者:[宋]苏轼
- 应律管、微阳已报。-- 出自《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宋]晁端礼
- 暮云起。-- 出自《角招 次黄伯阳苕溪夭中韵》作者:[元]邵亨贞
- 江天日暮云。-- 出自《菩萨蛮·花飞零乱随风舞》作者:[宋]曹勋
- 江东日暮云。-- 出自《菩萨蛮·杜鹃只管催归去》作者:[宋]李处全
- 暮云飞。-- 出自《长相思·心悠悠》作者:[宋]续雪谷
- 暮云重。--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黄铢
- 暮云千里。-- 出自《喜迁莺·暮云千里》作者:[宋]沈端节
- 何必暮云遮。-- 出自《喜迁莺·鸠雨细》作者:[宋]许棐
- 暮云黄。-- 出自《江城子·十分雪意却成霜》作者:[宋]刘光祖
- 暮云飞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作者:[元]郝贞
- 几度暮云收。-- 出自《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作者:[元]吴镇
- 在天末。-- 出自《秋夜呈芝麓先生》作者:[清]陈维崧
- 天末如见之。-- 出自《寄远其十》作者:[唐]李白
- 浮图起天末。-- 出自《八盘岭》作者:[元]王冕
- 游子眇天末。-- 出自《拟行行重行行诗》作者:[魏晋]陆机
- 佳人渺天末。-- 出自《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二》作者:[魏晋]陆机
- 天末静波浪。-- 出自《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天末归帆小。-- 出自《点绛唇·楼槛凌风》作者:[宋]袁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