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

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

意思:孔明卧隆中,世上的事如果不知道。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述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生活,以及他对世事的洞察和明智的态度。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诸葛亮的草庐,表达出他对诸葛亮隐居生活的敬仰之情。他赞扬诸葛亮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对世事漠不关心,这实际上是他深思熟虑的表现。 其次,诗人赞扬了诸葛亮的策略和智慧,他指出诸葛亮在草庐中已经明晰了大义,这表明他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这种智慧和洞察力是他在乱世中立足的关键。 然后,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例子,他是一个隐居的士人,以高尚的品格和清贫的生活为荣。他以此为例,表达出对诸葛亮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他指出,诸葛亮即使在屈身的情况下,也感到耻辱,这表明他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原则。 最后,诗人用鱼和鸟的例子,表达出对古君子出处的态度和选择的赞美。他指出,古代的君子在出处(即入世和出世)时都有自己的心志,这表明他们有着坚定的原则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和赞美,表达出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坚定原则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我们应该有坚定的原则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无论在何处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
草庐两三策,大义固已明。
陶潜晋处士,束带耻屈身。
浩然归去来,把酒惟长吟。
潜鱼游深渊,好鸟鸣高林。
是以古君子,出处各有心。

关键词解释

  • 隆中

    读音:lóng zhōng

    繁体字:隆中

    意思:
     1.山名。在湖北省·襄阳县西。临汉水。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于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 孔明

    读音:kǒng míng

    繁体字:孔明

    英语:Kongming

    意思:
     1.很完备;很洁凈;很鲜明。
      ▶《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笺:“孔,甚也

  • 世事

    读音:shì shì

    繁体字:世事

    短语:尘世

    英语:world

    意思:
     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 中世

    读音:zhōng shì

    繁体字:中世

    英语:Middle Ages

    意思:
     1.犹中古。
      ▶《商君书•徕民》:“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指商·周时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