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秀才》 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意思:郑先生对瞳光想泛滥,我想到海月亮藏其中。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送郑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却行踪不定的文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的赞美、惋惜和祝福。 首句“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描绘了郑生的双眸光彩照人,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情感。诗人的意念如同海中的月亮,深藏在郑生的眼中。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郑生的聪明才智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这两句描绘了郑生的外貌和内心。他的牙齿清白,发色深青,但内心却独立而成熟。就像秋天陡峭的山崖上挺立的千年桧树,坚韧而高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郑生的个性和品格。 “来趋学宫叶文字,进退佩玉何玲珑。”这两句描写了郑生的学识和风度。他来到学宫学习文字,举止得体,佩戴的玉佩玲珑剔透。这里运用了具体的场景和物象,展现了郑生的文化素养和气质。 “一朝束书别我去,马蹄脱若风中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生离别的惋惜和祝福。一旦他整理好书籍离开,马蹄声如同风中的蓬草,飘忽不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郑生行踪不定的特点。 最后两句“当今文人密如栉,子勿浪漫西与东。处身不可不择处,一跳万里无不踪。”是诗人的忠告和祝福。当今文人众多,郑生不应该随意浪漫地四处漂泊。在选择安身立命的地方时,必须谨慎选择。一旦决定,就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里运用了直抒胸臆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期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郑生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文人的赞美和祝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
来趋学宫叶文字,进退佩玉何玲珑。
一朝束书别我去,马蹄脱若风中蓬。
当今文人密如栉,子勿浪漫西与东。
处身不可不择处,一跳万里无不踪。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海月

    读音:hǎi yuè

    繁体字:海月

    英语:placuna meat

    意思:
     1.海上的月亮。
      ▶唐·张说《送王光庭》诗:“楚云眇羁翼,海月倦行舟。”
      ▶唐·白居易《饮后夜

  • 双瞳

    读音:shuāng tóng

    繁体字:雙瞳

    意思:(双瞳,双瞳)

     1.两眼。
      ▶唐·杜甫《天育骠图歌》:“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

  • 其中

    读音:qí zhōng

    繁体字:其中

    短语:其间 中间 中 内部 内 里头 间 里 里面

    英语:among

    意思:这里面;那里面。
      ▶《论语•为政》:

  • 郑生

    读音:zhèng shēng

    繁体字:鄭生

    意思:(郑生,郑生)
    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僕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