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
意思:月光下芙渠颜色,风前{禾罢}稏香。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题杉溪驿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题杉溪驿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蔡襄因公务出行,途中经过杉溪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被驿站周围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第一句“驿外寒梅香”,描述了驿站外的梅花在寒冷的天气里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里的“寒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美丽和香气。
第二句“山边流水清”,描绘了驿站旁边的清澈溪流。这里的“山边”暗示着自然环境的优美,而“流水清”则表现了溪流的纯净和宁静。
第三句“客舍青青柳色新”,描述了驿站周围的青翠柳树。这里的“客舍”指的是驿站,而“青青柳色新”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新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行人一去无消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惋惜。这里的“行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在离开驿站后便失去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无法得知他们的近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从开始的欣赏美景,到后来的离别之情,诗人用简练的文字传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