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

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

意思: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长江道通。

出自作者[宋]吴泳的《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蜀江和古人智慧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蜀江的开凿和历史传说,赞扬了古人的智慧和英勇,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悲悯之情。 首句“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通过引入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故事,展现了古人智慧与勇气,同时也突显了蜀江悠久的历史。接着诗人又提到了秦时的李冰,进一步强调了古人的智慧。 “蜀江开凿四万八千载,二后英灵俨如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蜀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虽然陵谷有变迁,不响东流不曾改。”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即尽管地貌有变迁,但蜀江流向东方的本质不曾改变。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蜀江的险峻和湍急,以及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同时,诗人也借助鲛人和渊客的形象,表达了对水底世界的神秘和敬畏。 最后,“怀哉古人智如此,胡不铲尽白险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即对现实中的困境无法像古人那样轻松解决的遗憾。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蜀江和古人智慧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
又不见秦时李冰作太守,犀牛厌胜水晶走。
蜀江开凿四万八千载,二后英灵俨如在。
虽然陵谷有变迁,不响东流不曾改。
西岷山,南溷崖,神营化造如划开。
蜀人好怪漫弗省,龙岂能智犀岂能禳菑。
年来江塞崖据险,水束三川激如箭。
阳侯吸哦佛不灵,黑砺磨牙蚖吐焰。
五月尾,六月头,瓜蔓水退,礬山水流。
中间青沫最湍驶。
风雨瞬息能湛舟。
鲛人渊客弗敢睨,而况商妇能无愁。
怀哉古人智如此,胡不铲尽白险直

关键词解释

  • 司空

    读音:sī kōng

    繁体字:司空

    英语: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

  • 伯禹

    读音:bó yǔ

    繁体字:伯禹

    意思:夏禹。
      ▶《书•舜典》:“伯禹作司空。”
      ▶孔颖达疏引贾逵曰:“伯,爵也。
      ▶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称伯禹。”
      ▶晋·郭璞《江赋》

  • 应龙

    读音:yìng lóng

    繁体字:應龍

    意思:(应龙,应龙)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楚辞•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歷?鲧何所营?禹何所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