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村夏咏》 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

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

意思:老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下过雨缫车响。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江村夏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四月繁忙而又和谐的景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开头,“野水濛濛,掩映处、烟扉三两”描绘了一幅田野烟雨蒙蒙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优美的基调。接着,“羡门外、黄云罢亚,麦场如掌”通过对麦田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然后,“叱叱村头驱犊返,渳渳江口叉鱼往”通过对村民劳作的描绘,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充实。而“喜田园四月不曾闲,人劳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下半部分,“嫩晴后,桑阴敞;老屋下,田歌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更芋区新灌,鹅群初放”则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笑吴侬原住五湖边,曾呼长”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和美好。同时,“笑吴侬原住五湖边,曾呼长”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通过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肺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水濛濛,掩映处、烟扉三两。
羡门外、黄云罢亚,麦场如掌。
叱叱村头驱犊返,渳渳江口叉鱼往。
喜田园四月不曾闲,人劳攘。
嫩晴后,桑阴敞。
老屋下,田歌漾。
更芋区新灌,鹅群初放。
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缫车响。
笑吴侬原住五湖边,曾呼长。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社公

    读音:shè gōng

    繁体字:社公

    意思:
     1.旧谓土地神。
      ▶《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孔颖达疏引汉·许慎曰:“今人谓社神为社公。”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长房﹞遂能医疗众

  • 婆饼

    读音:pó bǐng

    繁体字:婆餅

    意思:(婆饼,婆饼)
    即婆饼焦。
      ▶宋·高承《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婆饼》:“昔人有远戍,其妇山头望之,化为石。其母为饼,将以为饷,使其子侦之,恐其焦不可食也,往已无及矣。因化此物

  • 秧马

    读音:yāng mǎ

    繁体字:秧馬

    意思:(秧马,秧马)
    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翘,利于秧田中滑移。
      ▶宋·苏轼《秧马歌引》:“﹝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