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
意思:高楼谁依靠,寄言休为横笛。
出自作者[宋]史浩的《念奴娇·枝头蓓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是一首描绘江南春色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景象。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开篇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诗的情境中,描绘了春天的枝头,蓓蕾褪去红绡,微微露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诗人通过“微露”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东风拟人化,吹开了半朵花,仿佛是向诗人致谢。这种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这里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含苞待放,粉嫩的脸颊泛起红晕,内心羞涩地吐露出芬芳的气息。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春天花朵的娇羞和生机勃勃。
“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卷起了妆台的帘子,看到了寿阳上留有的花瓣印记。这里诗人通过寿阳印记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春天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另一首诗《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中泛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标格都从天锡”表达了对美好品格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梦蝶徒劳”和“霜禽休妒”等词句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最后,“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孤独和寂寞的感慨。诗人希望高楼之上不再有笛声响起,以免打扰到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独白。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们不仅具有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这些诗篇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