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二》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

意思:景尽白天永远,渐入清和时序。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景阑昼永》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怀念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联“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作者用清和的天气、榆钱飘落的景象和嫩生的莲叶,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颔联“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则通过远望水边的小径和山上的孤村,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颈联“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作者开始表达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怀念之情,感叹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尾联“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表达了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和未来的期待和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
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
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
闲情悄。
绮陌游人渐少。
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
追前好。
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
伫立空残照。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和气

    解释

    和气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别伤了和气

    和气 héqi

    [gentle;kind;polite]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 昼永

    读音:zhòu yǒng

    繁体字:晝永

    意思:(昼永,昼永)
    白昼漫长。
      ▶宋·洪迈《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元亮亦工诗,如‘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
      ▶宋·林逋《病中谢马彭年见访》诗:“山空门自

  • 清和

    读音:qīng hé

    繁体字:清和

    英语:cleer and peaceful

    意思: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魏·曹丕《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

  • 气序

    读音:qì xù

    繁体字:氣序

    意思:(气序,气序)

     1.节气;季节。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任居鼎右,已移气序,自顷以来,宿疾稍缠。”
      ▶《周书•武帝纪上》:“盛农之节,亢阳不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