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日怅望》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意思:请问这是什么时候,凉风怀朔马。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朓的《落日怅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稍带忧郁的秋日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公务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诗人于清晨的喧嚣中开始一天的生活,直到日落时分才得以休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忙碌和无奈。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诗人躺在东窗下的高枕上,享受难得的清静。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宁静、惬意的景象。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随着天气渐寒,槐树叶子逐渐凋零,菊花也开始盛开。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诗人借问此时是何季节,凉风中带着北方马匹的气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思乡之情。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诗人既感到归乡的客人已经离去,又思念着远方的离居者。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诗人感到自己嗜好的情感并不多,而公务文书却偏偏很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诗人因为缺乏政绩,只能在洛阳的社庙中休息。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自责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公务的厌倦和对政绩的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关键词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风怀

    读音:fēng huái

    繁体字:風懷

    意思:(风怀,风怀)

     1.抱负,志向。
      ▶《晋书•祖逖传赞》:“祖生烈烈,风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清·储秘书《甘州》词:“羡新诗似锦,风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