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意思: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只有花落知,柳绵飘向东风老,一棵树斜阳叫杜鹃。

出自作者[宋]黄庚的《暮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是一首描绘春天将尽时,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落花、柳绵、东风、斜阳和子规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芳事阑珊三月时”,诗人用“芳事阑珊”来描绘三月时节的景象,表达出春天的生机逐渐消退,繁华落尽的凄凉感。同时,“芳事”也暗指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留恋。 “春愁惟有落花知”,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形象化,落花象征着诗人的春愁,只有它静静地感知着春天的气息,见证着季节的更迭。落花无言,却是最真实的见证者。 “柳绵飘白东风老”,这句诗描绘了柳絮纷飞、白絮飘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温柔和细腻。然而,“东风老”暗示着春天的离去,时光的流逝。 “一树斜阳叫子规”,最后一句中,“一树斜阳”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斜照的景象,而“子规”则是杜鹃鸟的别称,通常在暮色中啼叫,暗含着离别的哀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落日余晖,听着子规鸟的啼叫,心中涌起的无限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时光易逝、繁华易落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关键词解释

  • 子规

    读音:zǐ guī

    繁体字:子規

    英语:cuckoo

    意思:(子规,子规)
    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埤雅•释鸟》:“杜鹃,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阑珊

    读音:lán shān

    繁体字:闌珊

    短语:萎靡 一蹶不振 败落 落花流水 衰 淡 不景气 衰微 颓败 没落 每况愈下 强弩之末 一落千丈 衰败 日薄西山 苟延残喘 日暮途穷 衰落 衰竭 凋零

    <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柳绵

    读音:liǔ mián

    繁体字:柳綿

    意思:(柳绵,柳绵)
    亦作“柳棉”。
     柳絮。
      ▶唐·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臺。”
      ▶宋·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