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查子》 剪烛蜡烟香,促席花光颤。

剪烛蜡烟香,促席花光颤。

意思:剪烛蜡烟香,催促席花光颤。

出自作者[唐]欧阳彬的《生查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宴会场景。诗人在白天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画堂里的欢庆活动,到了晚上又再次开启了宴席。在宴会上,人们剪烛点燃香火,让花光闪烁不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浪漫气息。 当月华升起时,整个院子都被铺满了银色的光芒,仿佛一层柔软的丝绸覆盖在大地上。门外停着许多骏马,它们静静地等待着更深的夜晚散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一个热闹而美好的宴会氛围,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竟日画堂欢,入夜重开宴。
剪烛蜡烟香,促席花光颤。
待得月华来,满院如铺练。
门外簇骅骝,直待更深散。

关键词解释

  • 花光

    引用解释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

  • 剪烛

    读音:jiǎn zhú

    繁体字:剪燭

    意思:(剪烛,剪烛)
    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 蜡烟

    读音:là yān

    繁体字:蠟煙

    意思:(蜡烟,蜡烟)
    蜡烛的烟。
      ▶唐·温庭筠《觱篥歌》:“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沙平草芽短。”
      ▶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徘徊月色留坛影,缥缈松香泛蜡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