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久雨六言四首》 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

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

意思:已经是吹翻茅草屋,那堪流了阊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久雨六言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初疑瓠子堤决,又恐娲皇石穿。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瓠子堤决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初疑瓠子堤决,又恐娲皇石穿”,作者以瓠子堤决为喻,暗示社会局势的动荡和不安。瓠子堤是古代黄河上的一处重要堤防,一旦决口,洪水将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作者用“初疑”和“又恐”两个词,表达了他对可能发生的灾难的担忧和恐惧。同时,他又以“娲皇石穿”的典故,暗示人们需要像女娲补天一样,采取行动来挽救局势。 第二句“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进一步描绘了灾难的严重性。风吹茅屋,形容的是房屋被大风摧毁的惨状;而流了葑田,则是指农田被洪水淹没的悲惨情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灾难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担忧。通过比喻和典故,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对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疑瓠子堤决,又恐娲皇石穿。
已是吹翻茅屋,那堪流了葑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那堪

    读音:nà kān

    繁体字:那堪

    意思:
     1.怎堪;怎能禁受。
      ▶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张先《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韩洽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葑田

    读音:fēng tián

    繁体字:葑田

    英语:Fengtian

    意思:
     1.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是谓“葑田”。
      ▶《宋史•河渠志七》:“临安·西湖周回三十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