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二首》 懒临妆架索朱绵,上得高台失宝钿。

懒临妆架索朱绵,上得高台失宝钿。

意思:懒梳妆架索红色绵,上得高高的台失宝钿。

出自作者[宋]徐照的《宫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懒临妆架索朱绵,上得高台失宝钿。内屋深屏多画杏,有谁独喜画双莲。》是一首描绘女子慵懒状态的诗。从“懒临妆架索朱绵”可以看出,女子似乎对化妆失去了兴趣,不再精心打扮自己。而“上得高台失宝钿”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行动,她登上了高台,失去了华丽的珠宝首饰,这可能暗示她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或者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追求。 “内屋深屏多画杏”这一句描述了女子的居住环境,屋内深处的屏风上画满了杏花,这可能暗示着女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春意,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最后,“有谁独喜画双莲”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独白,她喜欢的是画中的双莲,这可能象征着她的独立和自由,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慵懒、淡泊物质、内心充满生机和独喜爱美好事物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懒临妆架索朱绵,上得高台失宝钿。
内屋深屏多画杏,有谁独喜画双莲。

关键词解释

  • 高台

    读音:gāo tái

    繁体字:高檯

    英语:hathpace

    详细释义: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

  • 绵上

    读音:mián shàng

    繁体字:綿上

    意思:(绵上,绵上)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四十里介山之下。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隐于绵上山中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遂以绵上之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见

  • 宝钿

    读音:bǎo diàn

    繁体字:寶鈿

    意思:(宝钿,宝钿)
    I
    花钿。以金翠珠玉制成的花朵形妇女首饰。
       ▶唐·张柬之《东飞伯劳歌》:“谁家绝世绮帐前,艷粉红脂映宝钿。”
       ▶唐·戎昱《送零陵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