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书》 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

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

意思:霜点才能吸,早已泪如丝。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寄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对游子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通过描绘女子香茗才情、簪花模样的形象,以及她斜舒密色笺儿的动作,展现了她温婉娴淑的气质和细腻的情感。接着,作者描绘了她在写作书信时情感激动的状态,泪如丝,表达了她对游子的思念之情。随后,作者通过描绘楚天楼上湘娥倚的景象,以及奈湘雨湘烟十二时的情境,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相思之情。在下阕中,作者通过写女子为寄相思而趁双鱼,无物寄相思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她无法释怀的思念之情。最后,作者通过描绘真珠滴向红绡满的景象,以及怕绡滑珠圆难寄伊的情境,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柔情和相思之苦。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相思之情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香茗才情,簪花模样,斜舒密色笺儿。
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
楚天楼上湘娥倚,奈湘雨湘烟十二时。
说与天涯游子,近日恹恹春病,生怕难支。
为趁双鱼,无物寄相思。
真珠滴向红绡满,怕绡滑珠圆难寄伊。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早已

    读音:zǎo yǐ

    繁体字:早已

    短语:就 都 一度 既 已 曾

    英语:long ago

    意思:
     1.很早已经,早就。
      ▶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

  • 霜毫

    读音:shuāng háo

    繁体字:霜毫

    意思:
     1.白色兽毛。
      ▶《宋书•礼志三》:“霜毫玄文,素翮赪羽。”
      ▶明·田艺蘅《白鹿赋》:“雪毳含辉,霜毫出浴,洁若凝冰,素如琢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