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意思:树带荒村春冷淡,长江澄晴色雾霏微。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危道丧无才术”,作者通过描绘荒村、江景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无能为力的无奈和迷茫。 首句“慼慼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表达了作者在迷茫中遇到询问时的无奈之情,只能选择向东流淌的江水,去向京城。这里的“慼慼”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迷茫,“逢人问所之”则表达了寻求出路而不得的困惑。而“东流相送”则暗示了作者前路的艰难和迷茫,向京城去,或许是作者唯一的出路,但前途未卜,只能听天由命。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是作者对自己境况的自嘲。作者自比为逐客,佩带著香草兰花,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赏识。然而现实却是平民需要穿着战衣,准备投入战斗。这里的“纫兰佩”和“著战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况的无奈和自嘲。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描绘了荒村的冷落和江景的澄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迷茫和无奈。春意冷落,江色微茫,这些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 最后,“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直接点明作者的无能与无奈,时局动荡,自己没有才能和办法去改变现状,只能空手徘徊,不忍归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村、江景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无能为力的无奈和迷茫。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深有感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慼慼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霁色

    读音:jì sè

    繁体字:霽色

    英语:sky blue

    意思:(霁色,霁色)

     1.晴朗的天色。
      ▶唐·元稹《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
      

  • 霏微

    读音:fēi wēi

    繁体字:霏微

    意思:
     1.飘洒;飘溢。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干坤合,霏微物象移。”
      

  • 荒村

    读音:huāng cūn

    繁体字:荒村

    英语:deserted village

    意思:
     1.五代·李中《春日野望怀故人》诗:“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元·倪瓒《荒村》诗:“踽踽

  • 澄霁

    读音:chéng jì

    繁体字:澄霽

    意思:(澄霁,澄霁)

     1.谓天色清朗。
      ▶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唐·吴筠《秋日望倚帝山》诗:“秋天已晴朗,晚日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