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意思:一年秋天半个月偏深,何况在烟霄很赏心。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夜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一年秋半月偏深”,诗人以秋夜的月色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遐想。这句诗以“一年”为时间跨度,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况就烟霄极赏心”,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烟霄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极赏心”一词,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这两句诗以金凤台和玉钩帘为背景,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金凤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台,玉钩帘则是华丽的窗帘,这两句诗以华丽而神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水波荡漾和帘影沉沉,表达了对秋夜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人通过“清兰路”和“新词促翰林”等词语,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引用枚皋承诏的故事,暗示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赏心

    读音:shǎng xīn

    繁体字:賞心

    意思:(赏心,赏心)

     1.心意欢乐。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宋·邵雍《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 秋半

    读音:qiū bàn

    繁体字:秋半

    意思: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唐·韩愈《独钓》诗之四:“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唐·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诗:“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 霄极

    读音:xiāo jí

    繁体字:霄極

    意思:(霄极,霄极)

     1.天空的最高处,高空。
      ▶《周书•萧察传》:“况託萼于霄极,宠渥流于无已。”
      ▶宋·范仲淹《天骥呈才赋》:“是何降灵霄极,荐梦中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