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墓五首》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意思:炎炎从前有人,寂静现在没有上坟人。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谒墓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庵里的僧人行脚离去,龛中的佛像也显得愁眉苦脸的场景。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僧人的行脚比作长途跋涉,将佛像的愁眉苦脸比作眉宇间的不安和忧虑。 首句“庵里僧应行脚去”描绘了僧人行脚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别的感伤和不舍。次句“龛中佛也为眉嚬”则将目光转向佛像,通过将佛像的愁眉苦脸比作人的眉宇间的忧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像的同情和关怀。 第三句“炎炎昔有□□者”似乎在描述过去的一段历史或故事,但诗句在此中断,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解读。第四句“寂寂今无上冢人”则描绘了现在的场景,寂静无声,没有了过去的行脚僧人和忧虑的佛像,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僧人的行脚、佛像的愁眉苦脸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孤独、寂静的体验。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留白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无上

    读音:wú shàng

    繁体字:無上

    短语:无限 无以复加 亢 极度 极端 绝顶 极 最好 无与伦比 尽 太 透顶 极致 极其 最 绝 顶

    英语:supremacy

  • 炎炎

    读音:yán yán

    繁体字:炎炎

    短语:炎 酷热 炽热 署 炎热 热辣辣 暑 暑热 炽 熏蒸

    英语:sorching

    意思:I

     1.灼热貌

  • 冢人

    读音:zhǒng rén

    繁体字:冢人

    意思:《周礼》官名。
      ▶《周礼•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
      ▶《仪礼•士丧礼》:“筮宅,冢人营之。”
      ▶《旧唐书•褚亮传》:“臣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