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旧读恺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

旧读恺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

意思:旧读高奏凯歌追小雅,近看檄文到西京。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旧读恺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
中兴文字须公等,容我春山带犊耕。》充满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诗人自身生活和理想的描绘。 首先,“旧读恺歌追小雅”一句,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沉浸在古代的诗歌中,试图追寻那些小雅所代表的质朴而真诚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理解。 “近看羽檄过西京”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描绘,这里“羽檄”象征着战争和紧急的消息,而“西京”则可能暗示着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中兴文字须公等”一句,诗人期待未来,期待有能人志士能够引领国家走向复兴之路。这里的“中兴”二字,既是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 最后,“容我春山带犊耕”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理想。他希望能在春山上带着他的耕牛,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既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压力的反抗和对自然、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诗人自身生活和理想的描绘。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的关注,更有对未来的期待和自我理想的描绘。这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想追求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旧读恺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
中兴文字须公等,容我春山带犊耕。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西京

    读音:xī jīng

    繁体字:西京

    英语:Xijing

    意思:古都名。
      (1)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洛阳,因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
      (2)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

  • 羽檄

    读音:yǔ xí

    繁体字:羽檄

    英语:an urgent message or dispatch calling men to arms

    意思: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 小雅

    读音:xiǎo yǎ

    繁体字:小雅

    英语:Xiaoya

    意思:《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这时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诸多矛盾日益尖锐。故其中诗篇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

  • 恺歌

    读音:kǎi gē

    繁体字:愷歌

    意思:(恺歌,恺歌)
    军队战胜归来奏恺乐时所唱的歌。
      ▶《周礼•春官•乐师》:“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
      ▶孙诒让正义:“恺歌即作恺乐时所歌。”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