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意思:我木地旁边秋草消失,投降吐蕃指点还依稀。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城市遗址的诗,通过对双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描绘了双城之间的地理环境,万山环绕,两座城市相互夹峙,但旧时的名称虽然还在,但旧时的遗址已经不复存在。诗人通过描绘双城的位置和现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景象,孤木之地旁秋草茂盛,只有当地的降蕃还在这里指点着,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些旧时的痕迹。这里诗人通过降蕃的视角,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双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变迁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地理环境、遗址现状、遗址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珍视历史。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气息。整首诗的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城夹峙万山围,旧号虽存旧址非。
孤木地旁秋草没,降蕃指点尚依稀。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依稀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依稀

    短语: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模糊

    英语:dimly

    意思:

  • 指点

    解释

    指点 zhǐdiǎn

    [give advice (directions);show how to do sth.] 指示;点明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指点两峰。——《徐霞

  • 孤木

    读音:gū mù

    繁体字:孤木

    意思:独生的树。
      ▶唐·贾岛《题隐者居》诗:“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

    解释:1.独生的树。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