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胡苇杭韵》 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

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

意思:曾记得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次胡苇杭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清明、上巳节气和梨花、杜鹃、双冢、孤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 首联“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清明上巳这样的美好时节,自己也曾游冶于芳菲之地,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而,现在自己懒散,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游冶于芳菲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 颔联“梨花半落雨初过,杜宇不鸣春自归。”诗人描绘了雨后梨花半落、杜鹃不鸣的景象,表现出春天即将逝去的凄凉之感。 颈联“双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来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双冢、孤山的景象,表现出年深日久,人们祭扫坟墓的人越来越少,孤山在日暮时分更显寂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 尾联“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诗人以江南尚有余寒,劝诫人们不要倚仗春日的温暖就脱去棉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
梨花半落雨初过,杜宇不鸣春自归。
双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来稀。
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

关键词解释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清明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明

    短语:晴天 晴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荀子•解蔽》:

  • 上巳

    读音:shàng sì

    繁体字:上巳

    意思:旧时节日名。
      ▶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

  • 冶步

    引用解释

    谓步态妖冶妩媚。《后汉书·李固传》:“ 固 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槃旋偃抑,从容冶步。” 王先谦 集解:“冶步,谓举止妖冶。”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四:“曼声怜子夜,冶步蹴迴波。”

    读音:yě b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