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意思:晚上来试着靠着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忧伤。

出自作者[明]明无名氏的《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人文的诗篇,通过对浙江冷泉亭附近山川、猿啼、松涛、蕙帐、竹鸡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风光的感慨。 首联“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见雌雄共引儿”描绘了冷泉亭下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雌雄二猿共同抚养孩子的场景跃然纸上。这一联通过描绘猿啼声和历史传说,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感伤的基调。 颔联“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进一步描绘了冷泉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诗人经常听到山僧在清晨说法,也能随着木客在夜晚吟诗。这一联通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描绘了松坡上人们在游玩后的景象和蕙帐中鹤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风光的感慨。诗人惆怅地发现,曾经的美好声音已经无处可觅,只有竹鸡在野棠枝头啼叫。这一联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自然风光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和无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见雌雄共引儿。
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
浙江秋涛怒挟西风势未休,滔滔何处觅安流。
青山隔岸分吴越,白浪排空混斗牛。
铁箭有灵来昨日,素车遗恨已千秋。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关键词解释

  • 晚来

    读音:wǎn lái

    繁体字:晚來

    意思:(晚来,晚来)
    傍晚;入夜。
      ▶唐·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满眼

    读音:mǎn yǎn

    繁体字:滿眼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eyeful

    意思:(满眼,满眼)

     1.充满视野。
      ▶晋·陶潜《祭程

  • 樟亭

    读音:zhāng tíng

    繁体字:樟亭

    意思: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为观潮胜地。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明·高濂《玉簪记•命试》:“樟亭风露不惯游,河桥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