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清辉,谁信道、夜色居然如画。
意思:今晚清辉,谁信道、夜色显然如画。
出自作者[宋]蔡楠的《念奴娇·碧梧转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碧梧转影,正露冷天高,凉生襟袖。” 开篇三句,描绘出一幅秋天夜晚的图景。碧绿的梧桐树影婆娑,天空中的露珠冷却,让人感到秋天的高远和凉意。这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凉的基调。
“此夕清辉,谁信道、夜色居然如画。” 夜晚的月光如此清亮,谁能相信夜色竟然像画一样美丽。这里用“如画”形容夜色的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玉斧重修,宝奁初启,万里寒光透。” 玉斧修复了月宫,宝盒初次打开,万里的寒冷光芒透射出来。这里的意象充满了神秘与瑰丽的色彩。
“将军高会,翠鬟争劝尊酒。” 将军高高在上,翠绿的发髻争相劝酒。这里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与之前的清凉夜色形成对比。
“遥想地近仙丘,碧山高处,引手攀星斗。” 遥想地近仙山,碧绿的山巅,伸手可攀星斗。这里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与豪放。
“醉嘱姮娥,惟但愿、月与佳人长久。” 喝醉后嘱咐嫦娥,只希望月亮和佳人都长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祝愿与向往。
“罗覆银鞍,雨抛金甲,赢得诗千首。” 丝绸覆盖银鞍,雨打金甲,赢得了千首诗篇。这里的描绘充满了英勇与诗意。
“掀髯一笑,此怀人解知否。” 掀髯一笑,这种情怀有人能理解吗?这里的“掀髯一笑”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与豪情,而“此怀人解知否”则透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夜色、宴会的热闹、将军的豪情、诗人的祝愿与无奈等多种情感,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相关句子
- 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 出自《题西白山观雪》作者:[宋]释仲皎
- 今夕借清辉。-- 出自《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作者:[宋]朱敦儒
- 清辉照海月。-- 出自《古风其五十六》作者:[唐]李白
- 了可见清辉。-- 出自《感兴其二》作者:[唐]李白
- 清辉悬洞房。-- 出自《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作者:[南北朝]沈约
- 复属清辉。-- 出自《赠刘南郡委连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清辉溢天门。-- 出自《前缓声歌》作者:[魏晋]陆机
- 清辉远振。--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南衡》作者:[魏晋]陆云
- 清辉龙见。-- 出自《赠顾骠骑诗 有皇》作者:[魏晋]陆云
- 争信道。-- 出自《渔家傲·日月无根天不老》作者:[宋]王采
- 信道人。-- 出自《顺东西门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谁信道。-- 出自《玉漏迟·客窗空翠杪》作者:[宋]蒋捷
- 须信道。-- 出自《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作者:[宋]晏殊
- 君信道。-- 出自《渔家傲·岁月漂流人易老》作者:[宋]王之道
- 谁信道。-- 出自《渔家傲·海岱惟青遗一老》作者:[宋]王之道
- 应信道。-- 出自《渔家傲·系国安危还故老》作者:[宋]王之道
- 须信道。-- 出自《渔家傲·爵齿俱尊惟此老》作者:[宋]王之道
- 谁信道。-- 出自《摸鱼儿·竹洲西》作者:[宋]陈著
-
夜色。-- 出自《霜天晓角·疏明瘦直》作者:[宋]王澡
- 夜色澄明。-- 出自《长相思·夜色澄明》作者:[宋]周邦彦
- 北风漂夜色。-- 出自《就谢主簿宿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夜色凉如水。-- 出自《点绛唇·翠幄园林》作者:[宋]史浩
- 夜色清妍。-- 出自《减字木兰花·疏疏密密》作者:[宋]谢逸
- 问此夕。-- 出自《相思引》作者:[宋]贺铸
- 问此夕。-- 出自《相思引》作者:[宋]贺铸
- 怅此夕、与谁同。-- 出自《婆罗门引·帐云暮卷》作者:[宋]杨景
- 此夕何夕也。-- 出自《怨王孙 七夕》作者:[清]朱彝尊
- 此夕又秋分。-- 出自《三用韵十首》作者:[宋]杨公远
- 叹此夕、与谁同。-- 出自《婆罗门引·涨云暮卷》作者:[宋]曹组
- 凭谁信。-- 出自《点绛唇·纤手工夫》作者:[宋]蔡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