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
意思: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变距僧。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和寺庙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首句“山衲经寒补杂缯”描绘了山林中寂静的景象,僧人正在缝补衣物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清幽的基调。
“白云高寺遍寻登”则描绘了诗人寻找白云高耸的寺庙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的向往和期待。
“法身已见浮来佛”和“宗旨曾传化去僧”两句,通过引用佛教的教义,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向往。
“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经过江城的情景,他想象着寺庙中的僧人正在为饥饿的人们施饭,而他自己则决定在旧院中独自点燃灯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人间的关爱。
最后,“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登上楞伽山的遗憾和渴望了解那里情况的愿望。这表现出诗人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和对探索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和寺庙的深深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和对探索的热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