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宫阁早春》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意思:可惜三川虚为主,风光不属于白头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天宫阁早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宫高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己年老色衰的感叹。 首联“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描述了天宫高阁的美景,每次登高远眺都会让人感到焕然一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颔联“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通过对比前日看雪和今日晴望的景象,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颈联“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麹尘”,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林莺在吟唱,墙柳在晒曲尘,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尾联“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色衰的感叹,虽然身为主人,但美好的风光并不属于自己这个白头人。这种感叹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自己年老色衰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
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麹尘。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三川

    读音:sān chuān

    繁体字:三川

    意思: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
      (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韦昭注:“三川,泾、渭、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作主

    读音:zuò zhǔ

    繁体字:作主

    意思:
     1.制作木主、神位。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
      ▶杜预注:“孝子思慕,故造木主。”
     
     2.做主

  • 可惜

    读音:kě xī

    繁体字:可惜

    英语:(it\'s) too bad

    意思:
     1.值得惋惜。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唐·杜甫《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

  • 头人

    读音:tóu rén

    繁体字:頭人

    英语:tribal chief; headman

    意思:(头人,头人)

     1.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
      ▶清·昭槤《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