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赞三十六祖颂》 迦毗摩罗师,外道成正真。

迦毗摩罗师,外道成正真。

意思:迦毗摩罗师,外道成真正。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了“第一义”的真理,表达了对于外道迦毗摩罗师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迦毗摩罗师,这是一个外道,即不同于正统佛教的宗教派别。然而,他却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成为了真正的正真,这表明他具有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 接着,“了斯第一义”一句,表达了迦毗摩罗师已经领悟到了第一义的真理,这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直接与宇宙本质相接触的境界。这里的“第一义”可能指的是最高的、最本质的真理,是超乎言语文字之外的。 “非故亦非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真理不是新的发现,也不是故意创造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显现,无需人为的创造或改变。它不是新的,因为它是永恒的,超越时间的;它不是故旧的,因为它超越了任何特定的信仰或理解。 整首诗充满了对真理的敬仰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迦毗摩罗师智慧和洞察力的赞美。它提醒我们,无论我们属于何种信仰或派别,我们都应该追求真理,超越语言的束缚,直接与宇宙本质相接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迦毗摩罗师,外道成正真。
了斯第一义,非故亦非新。

关键词解释

  • 摩罗

    读音:mó luó

    繁体字:摩羅

    意思:(摩罗,摩罗)

     1.百合的别名。
      ▶《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上•百合》:“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川谷。”
     
     2.鳄

  • 外道

    读音:wài dào

    繁体字:外道

    英语:outer lane

    意思:
     1.佛教徒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为外道。
      ▶南朝·梁·沈约《枳园寺剎下石记》:“魔众稽颡,外道屈膝;抽薪止火,

  • 正真

    读音:zhèng zhēn

    繁体字:正真

    意思:确实;名符其实。
      ▶《魏书•释老志》:“上师李君手笔有数篇,其余,皆正真书曹赵道覆所书。”
      ▶唐·白居易《咏家酝十韵》:“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