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若见西山询学子,为言衰鬓雪萧萧。

若见西山询学子,为言衰鬓雪萧萧。

意思:如果看到西山询问学生,是说衰鬓雪萧萧。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在端平元祀(公元1234年)的春天,应特别邀请与公一同参加朝廷的重大活动,但最后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首句“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描绘了当时朝廷的重大祭祀活动,以及作者与公一同被邀请参加的情景,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甲午英游小元佑”,甲午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作者与公一同游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庚申景运再陈桥”,庚申年再次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但结果却大不相同,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可怜转枕成春梦,犹忆联鞍趁早朝”,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能参加早朝的深深遗憾,就像做了一个美梦,醒来后却发现一切只是幻影。 “若见西山询学子”,如果作者在西山遇见公或其他朋友,希望他们能够转告自己,如今自己已经年老,头发已经变得稀疏雪白。最后一句话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深感其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平元祀王正月,我与公同被特招。
甲午英游小元佑,庚申景运再陈桥。
可怜转枕成春梦,犹忆联鞍趁早朝。
若见西山询学子,为言衰鬓雪萧萧。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西山

    读音:xī shān

    繁体字:西山

    意思:
     1.西方的山。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文选•李密<陈情事表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学子

    读音:xué zǐ

    繁体字:學子

    英语:student

    意思:(学子,学子)
    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人。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 鬓雪

    读音:bìn xuě

    繁体字:鬢雪

    意思:(鬓雪,鬓雪)
    形容鬓髮斑白如雪。
      ▶唐·白居易《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宋·李昴英《贺新郎》词:“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