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意思:不要再考虑自身之外的事,不能完全尽人间情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纱笼灯下道场前》是一首描绘禅修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在纱笼灯下,独自持斋坐禅,忘却身外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行。 首联“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道场前的纱笼灯下,日夜修行,持斋坐禅,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禅修心境。 颔联“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已经忘却身外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即未能全尽世间缘。 颈联“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当下的享受。他期待着明朝的杯酒之欢,同时也享受着今晚的音乐之乐,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尾联“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诗人表示,如果方丈能够来探望他,他也不介意为对方散花,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包容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豁达包容的精神。通过描绘自己在纱笼灯下持斋坐禅的场景,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专注内心的修行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
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外事

    读音:wài shì

    繁体字:外事

    英语:foreign affairs

    意思:
     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
      ▶《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孔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 世间

    读音:shì jiān

    繁体字:世間

    短语:浊世 江湖 尘世 尘 凡

    英语:in life

    意思:(世间,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
      ▶《百喻经•观作瓶

  • 无复

    读音:wú fù

    繁体字:無復

    意思:(无复,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
      ▶《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

  • 身外

    读音:shēn wài

    繁体字:身外

    意思:自身之外。
      ▶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