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寻梅》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意思:歌声与寻找梅的说法,不在山边就是水边。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寄寻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寻找梅花的场景,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寻找者的敬意。 首句“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诗人似乎在向寻找梅花的人发出信号,告诉他们梅花不在山边,就在水边。这里用“寄声”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寻找者的关注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寻找的困难和挑战。 “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保护和担忧。他担心美丽的树枝会被雪压坏,或者在幽静的地方被云遮住,无法被人发现。这里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之情溢于言表。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娇嫩。蜜蜂的黄色涂在额头,半朵花蕊含苞待放,鹤膝形的花朵翘在空中,稀疏的花带带着花朵。这里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娇嫩。 “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寻找者的赞美和鼓励。他认为这是寻找梅花的好地方,如果找到的话,应该交给诗人来欣赏和赞美。这里诗人对寻找者的努力和执着表示了敬意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寻找梅花的场景,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寻找者的敬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
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寄声

    读音:jì shēng

    繁体字:寄聲

    意思:(寄声,寄声)
    托人传话。
      ▶《汉书•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

  • 水涯

    解释

    水涯 shuǐyá

    [waterside] 离水很近的地方

    引用解释

    水边。《易·渐》“鸿渐於干” 唐 孔颖达 疏:“干,水涯也。”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烟岑水涯,繚绕逶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