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降虏》 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意思: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降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充满了苍凉、壮丽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之情。 首句“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描绘了边塞广武溪头的宁静与寂寥,寒角声声,让人感到一种凄凉与哀怨,其中“降虏稀”三字又透露出些许的无奈与悲凉。 次句“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以河湟地区不在春风温暖之地,来表达边塞的严寒与艰苦,歌舞空裁雪夜衣的描绘更是增添了几分寂寥与苍凉。 接着,“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铁马嘶鸣,边草飘摇,狼烟高映,塞鸿飞翔,这是一种粗犷、雄浑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的硝烟与残酷。 最后,“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引用历史人物扬雄和相如,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无人从猎归来的惋惜与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准,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和英雄人物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
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
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河湟

    读音:hé huáng

    繁体字:河湟

    意思:亦作“河隍”。
     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亦指河·湟两水之间的地区。
      ▶《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乃度河·湟,筑令居塞。”
      ▶唐·司空图《河湟有感》诗:“一

  • 歌舞

    读音:gē wǔ

    繁体字:歌舞

    短语:载歌载舞

    英语:song and dance

    意思:
     1.歌唱和舞蹈。
      ▶《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