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意思:拍松不是已了,采菊没有悠然。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哲理与美景的世界。
首句“蛮触无休日”借用成语“蛮触相争”,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纷扰与争斗,像蛮、触两部族一样无休止。诗人借此对世俗的纷扰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展现出生活的无常和纷繁。
次句“菟裘有别天”则运用了典故,菟裘为春秋时鲁邑,此处代指隐居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现实生活中的纷扰让他寻求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抚松非已矣”中的“抚松”意象,源自古人对松树的推崇,常以其象征坚韧和高洁。诗人通过“抚松”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一句“采菊未悠然”,则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曾作《采菊东篱下》,表达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表示,即使采菊这样的雅事,也无法让他真正悠然自得,依旧心怀忧虑。
整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表达了他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语言生动而形象,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美感的同时,也能对生活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