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征叙怀》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意思:万里驱兵经过海门,这是今天给你恩典。

出自作者[唐]高骈的《南征叙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是一首表达战争和忠诚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士兵在万里迢迢的征途上,为了报答君王的恩情,决心为国家尽忠的场景。 首句“万里驱兵过海门”,描绘了士兵们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穿越大海,前往战场。这句诗通过“万里”和“海门”这两个意象,展示了士兵们面临的艰难险阻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此生今日报君恩”表达了士兵们对君王的忠诚和感恩之情。他们愿意用生命来报答君王的恩情,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这两句诗表达了士兵们对于战争结局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够在战乱平息之后,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即使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他们也不愿看到因为战乱而使自己的征衣沾满泪水。这句诗通过“回期”、“烽烟静”和“征衣有泪痕”等意象,展现了士兵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命的珍视。它表达了士兵们为了国家利益而英勇奋斗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后兵权被削。

黄巢平定后,高骈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乃使上下离心。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

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人,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此生

    读音:cǐ shēng

    繁体字:此生

    意思:这辈子。
      ▶唐·李商隐《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里,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 驱兵

    读音:qū bīng

    繁体字:驅兵

    意思:(驱兵,驱兵)
    驱遣军队。
      ▶唐·杜牧《注<孙子>序》:“驱兵数万,撅其城郭,系累其妻子,斩其罪人,亦吏之所为也。”
      ▶明·何景明《汉将篇》:“饮马寒临月窟傍,

  • 日报

    读音:rì bào

    繁体字:日報

    短语:真理报 战报 学报 晨报 早报 小报 时报 号外 机关报 党报 消息报 年报

    英语:daily newspaper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