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二十七首》 摘得一枝参鼻观,不妨终夕醒余醺。

摘得一枝参鼻观,不妨终夕醒余醺。

意思:摘了一支参与鼻观,不妨碍整晚醒我微醉。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杂诗二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柑花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柑花的喜爱和欣赏。 首句“柑花开密玉璘琱”中,诗人用“玉璘琱”来形容柑花的花瓣洁白如玉,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同时,“开密”二字则表达了柑花繁茂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香转薰风满坐闻”一句,诗人用“香转”来形容柑花的香气四溢,充满整个空间,使得读者仿佛能够闻到那浓郁的香气。而“满坐闻”则表达了柑花的香气令人愉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柑花的欣赏之情。 “摘得一枝参鼻观”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摘下一枝柑花来欣赏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柑花的美好和珍贵的感受。这里的“参鼻观”指的是将柑花插入鼻孔前,以供欣赏和享受。 最后,“不妨终夕醒余醺”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摘下柑花后,不禁陶醉其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醒余醺”指的是在欣赏柑花的过程中,诗人仿佛得到了精神的放松和愉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柑花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柑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柑花开密玉璘琱,香转薰风满坐闻。
摘得一枝参鼻观,不妨终夕醒余醺。

关键词解释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 余醺

    读音:yú xūn

    繁体字:餘醺

    意思:(余醺,余醺)
    余酒未醒。
      ▶唐·赵嘏《重寄卢中丞》诗:“别多头欲白,惆怅惜余醺。”
      ▶唐·陆龟蒙《次张广文见酬和诗韵》:“强歌非《白纻》,聊以送余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