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沈尹默绝句四首》 百艺穷通偕事变,非因才力薄苏黄。

百艺穷通偕事变,非因才力薄苏黄。

意思:百艺不通和变化,不是因才力薄苏黄。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寄沈尹默绝句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诗歌风格的评论,对不同的诗歌风格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首句“论诗气韵推天宝,无那心情属晚唐。”是对诗歌气韵的评论,强调天宝时期的诗歌风格在气韵方面最为出色,能够表达出诗人深沉而丰富的情感。而晚唐诗歌则更倾向于表达细腻、婉约的情感,更符合某些人的个人情感。 “百艺穷通偕事变,非因才力薄苏黄。”则是对诗人才力的评论,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歌,并非是因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的才力和能力足以应对各种变化,能够创作出各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诗歌风格的评论,强调了不同的诗歌风格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不同,同时也强调了诗人才力和能力的不同。这种评论方式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加了其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论诗气韵推天宝,无那心情属晚唐。
百艺穷通偕事变,非因才力薄苏黄。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苏黄

    读音:sū huáng

    繁体字:蘇黃

    意思:(苏黄,苏黄)
    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元·马定国《四月

  • 才力

    读音:cái lì

    繁体字:才力

    英语:gumption

    意思:
     1.才能,能力。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
      ▶唐·李

  • 穷通

    读音:qióng tōng

    繁体字:窮通

    意思:(穷通,穷通)

     1.困厄与显达。
      ▶《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吕氏

  • 力薄

    读音:lì bó

    繁体字:力薄

    意思:力量薄弱;能力小。
      ▶《晋书•王湛传》:“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宗元近欲务此,然力薄才劣,无异能解。”
      ▶《水浒传》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